評論與研究
- (12-06 19:30)監管再迎新變化,增額終身壽將何去何從?
- (12-05 20:52)郭金龍:消費者如何參與養老保險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?
- (12-05 18:24)打擊公敵代理退保:保險公司為啥屢戰屢?
- (12-05 17:21)不論“個人”還是“商業”,滿足養老需求才是吸引人的養老金
- (12-05 16:58)閆化海:商業養老金業務收益如何?仍有十大問題待明確
- (11-22 20:27)安陽大火吞噬38條鮮活的生命!嚴肅追責,保險應急啟動!
- (11-22 19:30)監管市場逆風中,大火的增額終身壽險路向何方?
- (11-17 09:49)銀保監會梁濤:保險業可從資產和負債兩端發力推動綠色發展
- (11-10 11:41)華貴人壽汪振武:未來五年90家壽險公司會出現巨大分化
- (11-10 09:45)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:人身保險轉型方向需由戰術向戰略升級
- (11-10 08:18)大額存單“一單難求”背后,為何大額存單突然走紅?
- (11-08 17:13)朱俊生:居民如何配置個人養老金?
- (11-01 16:42)學術爭鳴·思想交鋒——2022北大賽瑟論壇“專題學術論壇”舉行
- (11-01 16:40)北大賽瑟論壇“大會主題演講”舉行
- (11-01 16:30)《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22》新書發布會舉行
- (11-01 16:23)胡曉義:共同富裕議題下我國的養老金水平
- (11-01 16:22)陳文輝:關于共同富裕與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
- (11-01 16:21)梁濤:推動中國式保險業現代化 為實現共同富裕保駕護航
- (11-01 16:18)第十九屆北大賽瑟論壇舉行:共同富裕與現代化國家建設
- (10-28 17:01)中小壽險公司發展個險渠道,生門何在?丨燕梳夜譚⑩
- (10-25 19:30)從技術難題到機制建設, 國內火災保險探索之路任重道遠
- (10-25 11:00)《中國金融》|宋曙光:政策性保險服務綠色開放大局
- (10-24 19:30)黑紅后的增額終身壽險還能占據“C位”多久
- (10-24 19:11)“以租代購”再生騙傭黑產?預謀式作案,險企如何筑反詐高墻?
- (10-13 09:56)保險看養老|平安人壽李斗:居家養老最大難點是整合資源供需匹配 期待更多適老化行業標準出臺
- (09-26 14:37)瑞士再保險張永強:商保長護險應有效銜接社保 同時注重服務屬性
- (09-23 22:16)“中國保險這十年”:應對中國式養老時代命題,這家險企從居家養老破局!
- (09-23 20:18)深度丨個險改革五樣本:抄哪個?能抄哪個?
- (09-23 14:02)證券出借業務助力保險資管穩健發展
- (09-08 09:41)保交所任春生:保險資管普遍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意義 自主創新能力待提升
- (08-29 09:33)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: 中國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必須是、只能是“普惠型”
- (08-26 18:08)中國人壽趙鵬:“六個堅持”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
- (08-26 18:07)中國人壽趙鵬:改革是永恒的主題,改革永遠在路上
- (08-26 18:06)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:保險理賠體現“人民性”
- (08-26 18:05)中國人壽副總裁楊紅:非常重視、高度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
- (08-23 09:31)社科院王向楠談個人養老金擴容:應給予低收入者更多支持 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加入
- (08-18 15:18)銀保監會肖遠企:靠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從長期來看是飲鴆止渴
- (08-09 21:11)徐高林:新規助力20萬億保險資管長期投資
- (08-08 01:52)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前董事長徐敬惠:保險業在積極轉型的同時更應審慎經營、耐心耕耘
- (08-08 01:52)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:以誠信重塑保險業 共建保險“芯”生態
- (08-08 01:52)中國平安董事會秘書盛瑞生:對公司改革效果和未來發展充滿信心
- (08-08 01:52)大家財險總經理施輝:“保險+服務”是打造核心生態的必由之路
- (08-08 01:52)上海保交所黨委書記、董事長任春生:立足數字化樞紐型新基建 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保險交易所
- (08-08 01:52)廣東銀保監局黨委書記、局長裴光:著力構建更高質量、更可持續的保險新生態
- (08-08 01:52)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商敬國:壽險業需要長期、專業投入
- (07-30 11:00)《中國金融》|穿透百年的美國壽險業
- (07-27 19:53)“二舅”全網刷屏!早年被村醫打了四針成了殘疾,醫療事故誰來買單
- (07-25 21:38)王軍輝:保險資金應把握配置環境好轉窗口期
- (07-25 19:59)“中國保險”這十年⑥:支持實體經濟,助力鄉村振興、雙碳戰略下的保險圖景
- (07-21 09:39)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亮點與保險槽點
- (07-19 17:57)鄭秉文:中國特色個人養老金稅優模式如何設計?
- (07-14 19:39)“中國保險這十年”⑤ |“健康中國”之下,商業健康險步入黃金時代!
- (07-08 16:28)鎖凌燕:險企參與養老體系構建,創新“保險+健康+服務”商業新模式
- (07-08 16:25)平安人壽楊錚:探索"保險保障+健康管理+品質養老"的一體化養老模式
- (07-08 16:22)吳玉韶:破題養老資金、養老服務和健康支持的體系構建,險企應發揮重要作用
- (06-28 09:32)惠民保尚未形成有效的“補短板”效應
- (06-27 08:45)一線保險家|永達理總經理高伍季:“人海戰術”不再奏效,“三化”代理人開辟營銷新生態
- (06-26 21:05)養老金缺口8萬億,辛苦一輩子,晚年還要節衣縮食?
- (06-14 19:30)流量不是線索
- (06-14 18:59)暢想哈啰入局!新經濟企業借道保險中介,演繹什么資本故事?
- (06-07 10:37)朱俊生:未富先老使得長壽風險來的更加嚴重
- (06-06 10:16)朱俊生:當前養老金體系仍存在結構失衡的短板,保險機構挖掘個人養老金市場具有獨特機制優勢
- (06-02 21:21)【共話保險】對話野村唐圣波:高保證利率保險產品面臨著一定的利差損風險
- (05-23 09:39)為什么中國需要個人養老金制度︱公共經濟與管理
- (05-19 23:22)誰來整改險企頻現的數據錯報頑疾
- (05-16 07:00)互聯網保險發展回顧與展望之「健康管理服務」
- (05-06 19:30)人均產能提高22%:AI技術賦能下的保險銷售
- (05-06 16:17)哎,今年懸了…
- (04-20 10:49)中國保險學會姚飛:保險機構在投資發展和應用保險科技時,要以服務人的生活更美好、更便利和更安全為出發點
- (04-18 15:04)周延禮:金融監管部門正研究養老儲蓄產品試點方案
- (04-18 14:27)鄭秉文:今年可能人口負增長 現在是建立養老金最有利的窗口期
- (04-17 21:27)中國太保壽險潘艷紅:發揮保險行業價值,積極服務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
- (04-12 12:46)人身險“L”型走勢和周期觀察
- (04-07 17:14)安顧中國CEO思勇明:差異化和客戶細分是實現健康險持續獲客和留存的關鍵
- (04-06 11:10)看懂險資邏輯|對話泰康資產邢怡:今年市場已扛住最大壓力測試 大規模行情還在積蓄力量
- (03-31 11:30)中小財險公司用科技破局
- (03-30 16:44)新華保險李全:開年投資“壓力山大”,對未來比較樂觀
- (03-25 14:20)中國人壽首席投資官張滌:權益投資配置價值顯現
- (03-22 19:30)平安系上市公司年報點評:撥云見月,增長可期
- (03-21 20:44)平安集團謝永林:通過財富管理把銀保渠道重新做起來
- (03-11 11:14)兩會報道|完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
- (03-10 23:30)慧擇馬存軍:中國將孕育出全球領先的數字保險平臺
- (03-10 15:49)全國人大代表丁宏鎖:建議將80歲以上農村老人納入城鄉醫保免繳范圍
- (03-10 15:48)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:加快建設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基礎設施
- (03-09 10:12)全國人大代表劉金接:建議加大養老服務資金
- (03-09 10:11)全國政協委員程永波:建議降低農戶自交保費比例
- (03-09 10:10)全國人大代表肖偉:建議建設“醫康養護”新型養老機構
- (03-08 09:25)全國人大代表張智富:盡快修訂保險法 加強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
- (03-08 09:24)全國人大代表白鶴祥:加快制定征信法,完善破產法金融機構重整制度
- (03-07 18:26)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:7次提及“保險” 10次出現“養老”
- (03-04 19:30)美國全民醫保來了?社保和商保之間,是否有折中之道?
- (03-03 16:46)全國政協委員鄭秉文:建議加大國資劃轉力度,彌補養老金缺口
- (03-03 16:33)郭樹清:農業保險為1.8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.7萬億元
- (02-16 22:21)UBI車險新思考:監管人士建議大灣區先行先試,中小險企優先!
- (02-15 10:56)《中國金融》|發揮保險資金“壓艙石”作用
- (02-15 10:56)《中國金融》|保險資金運用制度演進與完善
- (02-15 10:56)《中國金融》|引導保險資金支持地方發展
- (02-15 10:56)《中國金融》|推進保險資管高質量發展
- (02-11 19:44)商業健康險下半場③:惠民保如何“好事做到底”?“政企民”苦練平衡術!
- (02-10 07:45)“就醫難”的解題鑰匙,找到了?
- (02-08 19:30)復盤中國保險業2021,增長可持續嗎?
- (02-08 11:00)險企布局ESG投資正當時
- (02-07 19:30)與這家保險科技公司交談后,我們總結了這三個新穎的分銷思路
- (02-07 18:00)新能源車險滿月,委屈了誰?
- (01-30 09:51)降息周期來了!對養老投資意味著什么?
- (01-28 19:30)專訪陸敏:壽險改革的核心是拓客問題,創業“懂保匯”要做到連接賦能共贏
- (01-25 10:52)鄭秉文:惠民保野蠻生長可能走向網絡互助的風險點規避問題
- (01-13 16:20)干,憑什么欺負我?!
- (01-11 19:57)一個壽險從業者眼中的2022:從“整”到“治”的一年,五大難題待解
- (01-06 16:02)乘聯會崔東樹:新能源車不能買得起用不起,鼓勵整車企業自設保險品種
- (01-06 08:37)最新一期SARMRA評估結果出爐!僅5家險企得分80以上,償二代二期下又迎來兩大變化
- (01-04 00:53)另類回應
- (01-04 00:53)相互寶使命達成,有遺憾但無需嘆息
- (12-30 19:00)代理人制度改革進入深水區:關于人才、組織、賦能的問題怎么解?
- (12-30 11:14)變革與重塑:保險代理人需要一場怎樣的轉型?
- (12-30 07:10)論相互寶的倒掉
- (12-29 15:43)首批新能源專屬車險上線,保費大漲背后,性價比如何?
- (12-24 17:09)少子化趨勢促使更多人接受機構養
- (12-24 17:00)推進養老和醫療機構無縫連接是一個系統工程
- (12-24 16:59)一碗湯的距離”是最佳的養老體驗
- (12-24 16:52)“家門口辦學”是解決老年教育需求之策
- (12-24 16:51)城心養老服務體系具有三個核心邏輯
- (12-24 16:40)未來養老規劃需考慮全生命周期
- (12-24 16:38)全生命消費的老齡經濟是未來新主流經濟
- (12-24 16:37)社區養老服務可解決居家養老面臨的困難
- (12-23 19:30)打造“理想樂土”?從養老社區到商業養老保險的多模式創新
- (12-23 16:50)王佳林: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持續創新能力是綠色保險發展關鍵
- (12-22 19:32)健康險市場的存量和增量怎么做?堅持“長期主義”、“用戶導向”或是答案
- (12-22 14:00)《探索與創新:金融科技前沿對話》|第三集《農險科技前景廣闊》(上)
- (12-17 19:04)劉春江:建議加大ESG理念的宣傳普及力度
- (12-17 18:58)楊帆:ESG頂層設計需分階段完善
- (12-17 18:03)李宏綱:國際養老金管理機構在踐行ESG責任投資方面有五個特點
- (12-17 17:17)于學宇:養老金3.0要扎實地把ESG納入考量條件
- (12-17 17:00)房連泉:養老金的ESG投資存在爭議性問題
- (12-17 16:34)黃興:養老金在債券ESG投資上仍處探索階段
- (12-17 16:28)儀晴鶴:氣候變化對財務的影響是重要且實質性的
- (12-17 16:25)方伊:ESG投資既有社會意義也有投資意義
- (12-17 16:13)查力楠:ESG評價體系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
- (12-17 15:35)史靜欣:ESG投資與養老金的長期性、公益性、安全性高度契合
- (12-17 14:40)朱海揚:養老投資與ESG投資契合度較佳
- (12-17 13:07)陳驍:綠色產業、科技創新是養老金在實踐ESG中重要的主題
- (12-17 12:45)劉峰:我國銀行業ESG投資實現多樣化發展
- (12-17 12:43)陳春艷:養老金開展ESG投資具有重要意義
- (12-17 12:38)曹德云:推進養老金管理機構更好地、更深入地踐行ESG理念
- (12-17 12:36)唐霽松:ESG投資有助于養老基金高質量增長與可持續發展
- (12-17 12:35)巴曙松:保險行業在社會保障中的地位愈發重要
- (12-17 12:21)張盈華:宣介《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1》
- (12-17 11:58)張翼:未來整個社會都會關注ESG投資
- (12-17 11:40)陳文輝:目前我國三大養老支柱資金總規模超13萬億
- (12-17 11:31)袁序成:保險資金在ESG投資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